编者按:据某权威机构调查,中国的民营企业一般的生存周期大致在3-5年。而作为行业高端的咨询行业,王志纲工作室作为一家民营战略策划机构今年迎来了他的二十周年。沧海横流,潮起潮落,回首往昔,创始人王志纲先生感概万千,在本次西双版纳年会的内部讲话上,他不仅深刻总结了工作室走过这二十年的生存之道,更坚定地指出了工作室下一阶段的前进方向与期望。
【王志纲】:这次开会,有个感受“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青于老凤声”。我们这帮抛头颅洒热血打江山的人总是担心自己退休以后,新的这帮膏粱子弟行吗?我们总是忽视、怀疑这些年轻人,但是谁知道,长江后浪推前浪,在工作室的这个平台上,这帮八零甚至九零后的年轻人和我们当年一样不断试错,不断进步,这种成长令人欣慰。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叫做“我们的光荣与梦想”。记得我大学二年级的时候读了很多书。其中有一本书对我影响比较大,就是美国的现代史《光荣与梦想》。所以,今天我借用这句话来讲讲工作室的过往和未来,
一、从一个人,一群人,再到一个时代
到了我这个年龄以后啊,跟大家不一样,特别你们年轻人,优点是时空化,看事物都有历史的纵深感。当我回顾王志纲工作室二十年历程的时候,最令我感到自豪和有价值的,就是从一个王志纲到一群王志纲,再到开创了一个属于王志纲等人的时代。
什么叫“王志纲等人”呢?就是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市场中靠出售思想而不是劳动来获得价值和尊严的这帮知识分子。现在很多青年人不知道,八十年代有一个说法,做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操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那时一个街上的混混的收入都远远的高于所谓的知识分子。我称之为“脑体倒挂”现象。后来我当年下海的时候,就发了一个誓。我说,既然要下海,我一定要彻底改变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
记得二十年前,刚创办工作室不久,有个老板找到我,遣散左右,神神秘秘的跟我说,你知道兰德公司吗?我怎么不知道。他说你要做的就是他们做的事情,你这个就是兰德公司,应该树起智库的牌子啊。他这个建议对不对?对,但是呢,也是错。为什么呢?因为要打造一个中国最好的战略思想库,没有二三十年的长途跋涉,没有几代人的接力,没有成千上万案例的积累,没有独特的方法论和公信力,没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财务能力支撑,绝对是不可能的。我深深的知道这个使命,所以我当时婉言谢绝了。他走了以后,我很感慨的说,我怎么不想打造中国的战略思想库,但是现在根本不是时候,早着呢。这就是一个涉及到这个事情的源起。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下海后第一份事业是帮助碧桂园“起死回生”。在这个过程中我就给自己定位,我是谁?既不是广告,也不是公关,也不是调研,那叫什么呢,想了半天以后,叫策划吧,由此我就给自己封了第一个职业,广东碧桂园总策划——王志纲。
当时整个中国市场经济还处于滩涂时代,碧桂园成功后一下子就飞来了很多老板,带着梦想的、想找传奇的都来了,有搞房地产的,有卖酱油的,形形色色。同时又有一批身怀绝技的江湖术士加入工作室,他们既有优势,又有劣势,优势是他们本身具有的能力,劣势是从社会上带来的短线思维和劣根性,后来出现了价值观上的分歧,于是我痛定思痛,解散团队,治军必先治校,开始带学生军,我们开始真正静下心来做事。到了1996年,云亮进来了,再后来路虎、段明、王振宇也来了,2000年北京的时候任总归队。由此工作室雏形初具。
后来,没想到我们的介入真正的把知识的价格拉起来了,市场上承认了知识的价值。知识可以卖钱了,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了,在那个时代是很难以置信的,这个消息使得多少知识分子为之而潸然泪下。终于,后来在劳动人事部三百六十行里面,出现了“策划师”这个跟律师、会计师等同性质的职业,思想市场一个新的产业形成了。到今天的中国至少有上百万人在从事这个行业。
由一个人到一群人再到一个时代,这群人开始了用自己的知识书写新时代。
二、工作室的核心能力究竟是什么?
我要讲的第二个层面的话,我们在今天要重新再出发的时候,我们就回头要好好的总结和研究一下,我们在这二十年,我们的核心能力究竟是什么?我们能给人家提供什么东西,如果这个东西不搞清楚走不远的。那么好了,我粗略的总结了一下,我认为至少有以下这么几点,是我们的通灵宝玉,我们的“魂”,我们的看家法宝。
第一,愿景。“打造中国最好的战略思想库”的这个愿景我们非常清晰。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工作室今后的发展方向,如果出现争议和分歧,裁定的标准就是这个愿景,符合这个愿景的就正确,不符合意愿的,就算能挣的钱再多,也要被砍掉。举个简单例子。十二年前,工作室做西安曲江新区战略策划时,当时段先念找到我们,说希望深度合作,怎么深度合作?他负责协调政策和筹集资金,工作室负责规划和房地产操作的事情。这样下来,一年挣几个亿没有问题,他说王老师你们何必做这么辛苦的策划呢?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被我当场拒绝了,后来又找了我两次,两次拒绝。我说拒绝的理由很简单,这(地产规划和操作)不是我们的愿景,如果不拒绝,中国可能多了一个亿万富豪,但未来少了一个王志纲工作室这样的城市区域发展和企业战略突破的幕后推手,就算挣那么多钱,又有什么意义呢?十二年来,段的接班人每次找我们合作都要提这件事,说这事对他触动很大。为什么合作完了,遇到新的问题第一个想到找我们呢?一个是我们不断突破,我们的能力与日俱增,变的越来越强大了,另外就是对这个愿景的坚持,使得我们倍受尊崇。当愿景和钱相碰撞的时候,当然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我想有了这个愿景,我们就不会迷失方向。
第二个,价值。记住一句话,价值最大化,而不是效益最大化。也就是我衡量任何事情的时候,它是不是对社会有所推动,它是不是对行业创新有所引导,它是不是通过这个事情能把我们的客观和主观,知和行结合后沉淀为一个正能量。我们自己的知识通过这个过程释放价值,社会价值最大化而不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才是我们衡量的标准。这点我感到很欣慰。通过了二十年的发展,价值最大化已经成了工作室的文化,而且溶化在血液中,落实到行动上。工作室发展到今天还是年薪制,不搞月薪制。这也是经过不断探索,只有年薪制,才能够使我们能够用一年的计划,来表现自己的能量。不是说短期行为,营销为王。还有,这次大家在发言的时候,都讲一个观点,工作室很干净,充满正气,没有勾心斗角,你把心思放到工作上就行了。为什么,就是一开始有愿景,价值观,我们不是包工头,我们不是商业文化机构,这是工作室的法宝,一定要坚持。
第三个,方法论。其实我们在探索的就是感性和理性的有机结合。我经常给大家讲“大胆想象,小心求证”。你要释放自己的感觉,天赋,但是最后要落实的是知行合一,小心求证。方法论有这么多体系,归结起来还是这么四句话:大势把握、理念创新、要素整合、操作监理。
怎么把握大势?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因时,整个中国到什么时候了?因地,这个项目是在沿海还是内地,东部还是西部;因人,这个老板在哪个阶段,他什么出身。这些东西不是靠数据可以概括的。理念创新,度身定造,给他设计一种他能够玩得动的东西,通过这个项目的成功最后影响一片,开创一个时代;第三个,要素整合。后续要素整合和资源对接。所以为什么我们要成立智纲会,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后就是操作监理。扶上马,送一程。让人家接受你,喜欢你,离不开你。
第四个,文化。文化就像紫砂壶所形成的茶垢一样,是需要时间来检验的,还有工作室大量的案例积累,也是最珍贵的东西,千万不要小看。我们的员工走出去,其实老板们的心里都会衡量像不像王志纲工作室的人,什么叫“像”,“像”就是工作室这把紫砂壶的茶垢里面浸淫出来的,你就是信心,你就是品牌,你就是公信力,人家才敢于操作。像与不像两重天地。只要像,那老板们就非常相信你,非常尊敬你,依赖你。如果说不像,老板们都很明白,大多是新来的或者是还没有陶冶过来的,那就麻烦了。像和不像这个学问是非常大的,所以你们记住这个文化的价值。
三、薪火相传,二十年后再出发!
欲张者翼伏。像飞鸟一样,要飞之前,翅膀肯定是先收起来,然后才能飞得开。所以我就跟大家讲“忙时吃干,闲时吃稀”,研究和业务两者一定要结合,如果能把这个问题解决好,就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最后,我要讲到我们今天的主题。“打造中国最好的战略思想库”需要有机制来保证。怎么量变到质变,怎么与时俱进?在工作室的历史上是有一次次的争论的。早在二十年前,我就说过一句话,工作室的发展过程,借鉴孙中山的三句话六个字:军政、训政,宪政。
第一个十年,军政时代。就是我王某人带着一帮人去战斗,啥事我一个人说了算。好处是无为而治,靠自觉,有一种正气。但是坏处是随意性太大。
第二个十年是训政时期。从我带着大家干,到我们全国六个中心一百号人一起干。那么走到今天二十年。那么下一个十年怎么办呢?还这样吗,不!我认为到时候了。
下个十年要进入一个宪政时期。未来至少要考虑这么几条,第一,要把我们这些八零后、九零后的孩子们激情点燃起来,创造性释放出来。一定要给他们以空间,让他们每一个人能够充分的绽放,能看得见自己的明天,能看到自己的希望。第二,横向打通,全国一盘棋,资源共享。遇到攻坚战的时候,集中优势兵力去突破。第三,我们这些领军人要更多的去思考一些形而上的东西,包括研究院、、商学院怎么办?金融探索怎么办?怎么利用大数据?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工作室二十年一路下来,一直像巨鲸在海底一样前进,当人们看得见它的时候,突然一下它又不在了;当人们发现它不在的时候,突然一下子它又从海面上冒出来了。只有这个一起一伏的过程,才有未来。没有哪一个人一直会在聚光灯下。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住这种心态,坚定不移的往下走下去。
在中国这个国家,你今天去高攀美国,你去照搬它,人家看不起你。要么你是两头不搭界的。你要想成为“中国最好的战略思想库”,要成为世界级的思想库,你就要帮助我们的国家,推动我们的国家,引领我们的国家,与时俱进。三十年以后,中国的经济总量,保证跟美国等量齐观,所谓的中国崛起,中国模式,就会被西方世界重新认识,就像(《展望二十一世纪——汤恩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说的那样,展望二十一世纪的希望在东方,在中国。那个时候,你就会发现,很多东西只是沧海一粟,只是一朵浪花。到那个时候,在这个层面上,你们如果能够有三十年的积累,又能跟中国千年的文化打通,而且又不排斥西方的东西,最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所谓的“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吐故纳新”,到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代表中国,跟西方对话。
我寄希望于未来,我寄希望于那个时代,那个时候,世界将是多极的,至少是两极的,而不是西方文化独大。我对她充满希望,而这一切,又需要有一个好的平台,好的文化,好的机制,更希望有一个“传、帮、带”的过程。最后更寄希望于我们长江后浪推前浪,八零后,九零后,二零零后更好的成长起来,薪火相传,把红旗接过来,传下去。
最后,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蒂还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的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好,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完)
(图文编辑/运营部;录音整理/王家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