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纲工作室微信二维码
王志纲工作室
微信号:wzggzswx
打造中国最好的战略思想库
行成于思
面对“牛市”中哭泣的老板,战略哥想对您说……
战略哥 2015/6/25
【编者按】自从“战略哥”栏目设置以来,不断有粉丝在后台就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向“战略哥”发问。小编选摘其中问题,邀请工作室的“战略哥”们一一认真回答,最终精辑成文,以答谢粉丝们的持续关注,并欢迎继续提问!

1:草根企业为什么要打造品牌呢?
战略哥:智纲智库(王志纲工作室)上海战略中心 卞大珺

答:中小草根企业在品牌认知上普遍存在一些误区:1、做好销售就行,品牌是以后的事;2、品牌和产品定位关系不大。

在发展的最初阶段,草根小微企业首要解决的问题是生存问题,销售上去了,企业才能活下来。但是面临激烈的行业竞争,销售只能维持企业生存一段时间,想要可持续发展,品牌的作用尤为关键。

品牌的建立既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半路出家,是一个伴随产品销售的长期过程。另外,草根企业人、财、物力都有限,既没有能力经营多种产品,也不能与行业内的大企业抗衡,只能从小的细分领域切入。产品定位就是企业突出重围的利器,品牌则是消费者把你的产品从茫茫货海中挑出来的依据。

事实上,品牌对于中小草根企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没有品牌,企业的产品没什么竞争优势,市场价格很难提升,由此带来更低的附加值,以至于企业不得不陷入打价格战的怪圈。

建立品牌,就是建立了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认知,这种认知能够左右消费者的行为,引导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这时候品牌的附加值就可转化为实际的利润,且品牌的知名度越高,溢价能力越高。

2、规范企业行为,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除了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外,品牌还能够督促企业不断去规范自身的经营行为。

一旦建立了某种品牌,企业就会按照品牌的要求去对待消费者的心理期待,对待产品生产和企业管理等行为。品牌还是企业的外衣,能够吸引人才,品牌背后所隐含的文化价值观能够留住人才,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伴随着中国的强势崛起,草根企业如何借势走向国际?
战略哥:智纲智库(王志纲工作室)北京战略中心 吴升

答:中国草根企业走向国际,既包含“走出去”,也包括“引进来”。

如果说前三十年是中国经济全球化的三十年,那么后三十年将是全球经济中国化的三十年。

在这个背景下,全球经济中国化将实现“两大转移”:

其一,中国依靠低成本发展起来的低端产业向外转移,形成“产业转移”,中国的企业走出去,就像当年台湾、韩国的产业转移到大陆;

其二,是“技术转移”,中国的企业将国外技术、渠道、品牌等高端要素引进来。

对于“走出去”,“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绝佳机会。除了基建市场外,中国的产业园区和民营企业也将伴随“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

但鉴于海外市场的种种不确定因素,建议草根企业“抱团出海”,集体“打前站”,再进一步开发,这样风险将会降低很多;也可以通过“抱团”方式放大自己的价值,获得当地政府的支持,在当地设立工业园区。目前全球中国企业在海外建设的园区有近100个,多数工业园区是民营企业抱团发展。

对于“引进来”,可以通过国际并购或者中外合资的方式实现“全球抓药”,而这个方式首选是欧洲。因为,欧洲已经过了中国的发展阶段,拥有中国目前转型升级急需的技术;另外,欧洲企业多为家族企业,股权分散易收购。

无论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中国的企业走向国际,都需要战略的引领、资本的纽带和中外的合作。智纲智库(王志纲工作室)正在积极探索搭建为草根企业走向国际的服务平台,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草根企业成功地走向国际。

3:“一带一路”给中国草根企业提供了“走出去”的新机遇,是否也意味着中国品牌国际化、东方文化输出的新机会到来了?
战略哥:智纲智库(王志纲工作室)北京战略中心 吴升

答:“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动国际化的战略,该战略有望重塑全球的贸易布局、投资布局、生产布局和市场布局,既是我国产能转移的机遇,更是东方文化和中国品牌输出的时代机遇。我国草根企业应该抓住“走出去”的时代机遇,实现自身企业的跨越。

要实现中国品牌的国际化,中国企业首先需要“找魂“。

这个“魂“是对中国文化的发掘提炼,并有意识地培养为独特的企业“灵魂”。

就像提到美国企业,就会想到他们的高效与创新精神,提到德国企业,则会想到他们的严谨。

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处世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共同发展观都是中国企业海外发展重要的指导思想,通过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生态环境、消费习惯,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用尊重赢得当地市场、客户、合作伙伴等对品牌的尊重与欢迎。

其次,中国企业需要“养闺女”。

中国企业家们想在国际市场实现速成几乎是不可能的,有必要摆脱浮躁、封闭的心态,以“养闺女”的心态,通过踏踏实实、艰苦努力,借助技术创新和对当地市场的研究,在国际上潜心打造中国品牌,才能真正地占领国际市场。

最后,要制定清晰的海外战略和本土化策略。

比如在欧洲市场,中国的品牌在认知上和德国、日本还有差距,我们的草根企业可以通过并购行业领先品牌的方式,获取品牌、渠道、技术的优势,实现自身的发展。

智纲智库(王志纲工作室)在给顺德做城市发展战略的时候,有一家精密机械企业叫伊之密,2011年他们用30万美金成功收购美国百年企业HPM的知识产权,获得H PM商标和技术后,借助其原有品牌,加速北美市场开拓步伐。2011年7月,伊之密H PM北美公司注册成立,2012年,伊之密在北美销售了400多万美元。

智纲智库(王志纲工作室)通过和众多企业深层次的沟通,了解到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的种种不易,因此我们联合中国顶级智库——国经咨询和一家专注中小企业并购的国际投行——克莱尔福德国际投资银行集团共同发起成立了CECC国际投资促进服务平台,通过整合智库、金融、法律、行业协会等多方资源,为企业架起联通世界的桥梁,助推中国企业走向国际。


4: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国外这方面需求旺盛,就像王志纲老师所说的“一边捆着草、一边饿着牛”,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战略哥:智纲智库(王志纲工作室)深圳战略中心 张昭华

答:坦率地说,中国制造业是生产发达而非整体发达。散小弱乱、技术低端、品牌欠缺的现实状况,造就了目前一些行业普遍性或结构性、区域性的产能过剩。产能过剩需要通过时间和空间的转移去消化。“走出去”不失为一条很好的路径。

1、产业整合,靠“链”走出去。

首先是整合上下游,形成产业链条参与全球竞争,规避过去“三来一补”代孕式的走出去模式;其次是植入全球供应链,坦然接受存量洗牌,整合别人或被别人整合。产业整合需要资本手段、金融工具和第三方智库做粘合剂和变压器,最终形成强劲有力的链式结构。

2、转型升级,靠“质”走出去。

“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虽一字之差,其背后却肩负着产业必须要转型升级的历史使命。一方面是转变生产方式,从批量化走向柔性化生产和定制化生产;再次是利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实现增量突破,做出真正品质化品牌化的好产品。

3、国际并购,靠“技”走出去。

首先是以并购、参股、置换等形式开展境外技术合作,获得国外先进工艺与技术,实现内外互补,技术互通,不仅让产品走出去,也让标准走出去,适应国外市场之需;其次是发挥产业投资基金的作用,与企业联手投资境外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等领域,推动传统制造业技术升级,建立品牌。

4、借势过桥,靠“势”走出去。

当前中国推出的“一带一路”和“亚投行”两大国家战略,为中国制造业走出去提供了时代性机遇。因此,制造业”走出去”要借助这两股东风,摸清风向。归根到底,中国制造业走出去,要有规模,以链条优势参与全球竞争;要有品质,抢占制高点、把握话语权,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要有渠道,通过国际并购,实现技术与生产的双向互通;要借大势,这样才能获取政治、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